应用背景
2018年11月,四川省发布《加快推进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深化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工作实施方案》(川府发〔2018〕42号),认真落实《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国发〔2018〕27号)和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推进政务服务“一网、一门、一次”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》(国办发〔2018〕45号)要求,全面实现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和企业群众办事“只进一扇门”“最多跑一次”,制定本实施方案。 明确指出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,深化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。进一步推动部门间政务服务相互衔接,协同联动,打破信息孤岛,变“群众跑腿”为“信息跑路”,变“群众来回跑”为“部门协同办”,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。其中利民惠民是核心,以公众服务为中心和自助行政服务是发展互联网+政务服务的重要指导思想。
应用意义
本次建设,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和信息资源,以政务服务大厅为基础建设一窗受理平台、智慧政务服务大厅、自助服务区、网上办事大厅,实现业务的申请、受理、审批、办结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。打造24小时网上办事大厅,实施网上政务公开、办事指南、事项申报、办件查询、咨询投诉、结果公示,各市县级部门网上查看、监管等功能,从而进一步规范各项事项办理,缩减报批时间,,提高工作效率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政务服务业务相融合,加快整合“烟囱”式业务应用和信息资源,坚持应用系统建设平台化和信息资源组织开放化,打破区域限制、条块约束和部门壁垒,联通孤岛、协同业务、共享信息,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能。申请人只需提供身份证等有效证件,各市县级部门、业务窗口办理人员就能从数据库中调用申请人真实有效的业务信息,申请人无需再重复提交资料,跑多个部门收集整理所需材料,实现“一证通办”。打造多渠道服务方式,提供智能化的自助服务、贴心服务、帮办服务、放心代办服务,并以线上、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将物理大厅与移动政务服务大厅有机结合,为市民提供多渠道办事服务。市民不仅可以在政务中心大厅申报事项,还可以在就近乡镇、村社便民服务室进行申报,实现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路;不仅可以在物理大厅,还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点、微信服务平台、互联网PC门户进行办理,实现行政职权、便民服务一体化运行,做到行政职权与便民服务运行互通,实现政务服务的集约化、一体化、 阳光化、智能化。
行业现状与需求分析
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是党中央、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强化互联网思维,利用互联网扁 平化、交互式、快捷性优势,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、社会治理精准化、公共服务高效化,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、 畅通沟通渠道、辅助决策施政。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要大力推行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实现部门间 数据共享,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、好办事、不添堵。《建设意见》的出台为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在 信息时代,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是提升国家信息化治理能力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,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, 利用互联网造福国家和人民具有重要意义。《建设指南》贯彻了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以运用现代信 息技术创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方式为手段,切实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、精准性和便捷性,为推进政府治理创新提供有力 支撑和保障。
应用场所
政务大厅